通知公告
Notice
公告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公告 > 正文

同济大学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系统办公室工程师、研究人员和博士后招聘启事

发布时间:2025-03-07浏览次数:

同济大学目前正在统筹协调建设“海底科学观测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在我国东海和南海关键海域建设基于光电复合缆连接的海底科学观测网,实现对我国边缘海典型海域从海底到海面全方位、综合性、实时的高分辨率立体观测;建设监测与数据中心,对整个海底科学观测系统进行监测与数据存储与管理。建成后,将是总体水平国际一流、综合指标国际先进的综合性海底科学观测网,可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建立开放共享的重大科学平台,并服务于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灾害预警、国家权益维护等多方面的综合需求。工程建设期五年,设施建设完成后将长期运行,按照“开放合作、资源共享”的原则,面向多用户、多领域开放,开展科学研究和国内外交流。

同济大学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系统办公室现因工作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海底科学观测网工程师、研究人员和博士后。工作地点:同济大学临港校区(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海洋七路303号)。

一、招聘需求

1、基本条件

品行端正,遵纪守法,严于律己;具有良好的职业和学术道德,组织观念强;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思路开阔,动手能力强,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具备较强的英文文献阅读理解能力,乐于主动学习相关业务知识,愿意接受岗位需要的专业培训;每年寒暑假期间能够正常工作。

2、岗位需求

1)数据库开发工程师

职责描述:主要从事海底观测网监测与数据中心数据库的建设、开发和运维,参与应用系统的架构设计、后端开发以及项目管理,同时开发和维护数据接口。

应聘条件:

①具有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

②具有3年及以上数据库开发和优化经验,熟练掌握MySQL等关系型数据库,熟悉NoSQL数据库,具有腾讯云相关数据库产品经验者优先考虑;

③熟练掌握数据库性能优化方法,熟悉数据库故障定位和排除、备份和恢复等方法;

④熟练掌握Java,熟悉Python/Golang等其中至少一项语言;

⑤熟悉J2EE,掌握Spring BootSpring MVCMyBatis等后端框架;

⑥熟练操作Linux系统,熟悉NginxKafkaZooKeeper等中间件的应用部署和故障排除;

⑦具备大规模分布式系统设计和开发经验,具有独立带领团队完成大型项目经验者优先。

2)物理海洋传感器运维工程师

职责描述依托海底科学观测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从事物理海洋传感器的运维工作,确保传感器产出高质量观测数据。

应聘条件:

①具有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工程、大气科学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侧重物理海洋方向;

②具有扎实的物理海洋专业基础知识,熟悉主流物理海洋观测仪器的使用和校正,具有对海量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以及统计特征计算分析的能力;

③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够适应东海海上作业,有出海经验者优先。

(3)中英文科技编辑

职责描述负责部门技术内刊编辑出版、中英文资料翻译、中英文网站内容撰写和编辑,负责追踪海洋观测技术国内外最新进展并汇编形成科技前沿报道,负责对外宣传和外事接待等相关工作。

应聘条件:

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理工科专业优先;

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优秀,拥有英语六级证书,或者专业英语八级证书,或托福100分以上,或雅思7分以上的英语测试水平,或英语为母语者;

热爱海洋观测技术行业,有独立策划并执行选题的能力,写作能力强;

诚实正直、耐心细致、责任感强,善于沟通交流,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和自驱力;

发表过英文论文者优先;海洋相关专业或具有海洋相关项目研究经验者优先;具有海外留学或外企工作经历者优先。

(4)海洋智能装备研发人员

职责描述主要从事海洋智能装备的技术研发、系统集成等。

应聘条件:

具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技术、机械设计及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②掌握扎实的机电基础知识,能够熟练应用海工、机电专业常用规范标准,可独立承担海洋智能装备总体、结构与机电设计、部件和材料选型,熟悉设备加工、装配工艺,并具备一定的成本核算能力

③具有3年及以上海洋工程装备、浮标、潜标、水下机器人等项目经验者优先。

(5)海工结构方向研究人员/博士后

职责描述依托海底科学观测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海工结构物设计与优化、流体动力特性数值模拟(CFD/FEM)与实验研究,构建多物理场耦合模型,揭示极端海况下海工结构物与流场的相互作用机理。

应聘条件:

①具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水利工程、机械工程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②具备扎实的海洋工程、流体力学等理论知识,精通至少一种有限元分析软件,具备熟练使用Auto CAD绘图软件或三维建模软件和编程能力,具备独立科研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③熟悉分类规则及相关的行业规范,如APIDNVABSBVASME等,能独立开展常见海工结构物设计,如海洋浮式结构、系泊系统等;

④具有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发表过高水平论文者优先。

(6)海洋通信技术方向研究人员/博士后

职责描述依托海底科学观测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充分利用陆地平行试验系统,开展海洋光纤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相关关键技术研发,并与结构、工艺、电力等专业配合完成项目所需的学科交叉设计开发和关键器件选型。

应聘条件:

①具有光通信技术、应用数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②掌握光纤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信号处理技术或信号检测技术等相关领域知识,具备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自驱力;

③具有信号分析、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类研究、信号分析或产品研发经历者优先,发表过高水平论文者优先。

(7)电力电子技术或电力系统方向研究人员/博士后

职责描述依托海底科学观测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从事海底观测网供电网系统拓扑结构分析、设计与研究工作。主要对微电网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研究,设计开发相关继电保护和电力电子设备,优化系统设计。

应聘条件:

①具有电力电子技术、新能源微电网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②具有扎实的电力电子专业技术基础和电网技术知识,能够熟练使用相关专业工具从事系统稳定性分析;

③具有电力电子或微电网研究经历,发表过高水平论文者优先。

(8)海洋声学方向数据研究人员/博士后

职责描述依托海底科学观测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主要从事海洋声学大数据智能处理、智能声学算法研发、声学工程系统构建等工作。

应聘条件:

①具有海洋科学类、电子信息类、物理学类、水声工程类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侧重声学方向;

②具有较扎实的水声学理论基础,熟悉海洋水声传感器或水声通信系统的使用和校正,精通水声信号处理理论和算法;

③具有水声科研、工程实践经验者优先。

(9)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DAS)方向数据研究人员/博士后

职责描述依托海底科学观测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主要从事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系统、地震仪的数据质量评估与深度数据分析等工作。

应聘条件:

①具有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②具有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系统研究经验,包括系统搭建、测量及信号处理;

③掌握地震仪的使用和校正以及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

④有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近海地球物理观测等科研经历,发表过高水平论文者优先。

10)计算机视觉算法研究人员/博士后

职责描述依托海底科学观测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主要从事海量海洋视频图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负责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在海洋目标识别领域的性能优化和业务落地;负责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前沿算法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图像定位、目标检测、模型轻量化、多源数据融合等。

应聘条件:

①具有计算机、人工智能、统计学、自动化、海洋工程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②具备较强的编程能力,至少精通一种主流编程语言,如C++JavaPython

③具备扎实的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基础知识和算法实践能力,熟悉计算机视觉库(OpenCVOpenMV)以及深度学习框架(CaffeTensorFlowPytorch);

④在图像分割、图像定位、目标检测与跟踪、视频分析等相关方向具有丰富的实践或研究经验;

⑤具有海洋领域的视频图像处理和分析的工作经验,发表过高水平论文者优先。

11)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员/博士后

职责描述:依托海底科学观测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主要从事海洋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智能模型和算法工具的研发,以及在海底观测网项目中的应用落地;参与海洋科学及大数据相关的科研工作,能够跟踪海洋科学和大数据领域的最新发展,为海洋大数据应用提供前沿的解决方案。

应聘条件:

①具有计算机、人工智能、统计学、自动化、海洋科学、海洋工程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②熟练使用PythonC++等编程语言,具备扎实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基础知识和算法实践能力,具有大数据分析相关项目经验,熟悉大数据生态圈相关工具软件;

③具有多模态融合算法的研究经验,在目标检测分类、时间序列分析等方面有深入研究者优先;

④熟悉大模型的原理、架构和训练方法,在多模态大模型、大语言模型方面有实践经验者优先;

⑤具有海洋领域的数据分析基础理论和算法知识,发表过高水平论文者优先。

12)海气相互作用方向数据研究人员/博士后

职责描述依托海底科学观测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从事多源异构实时海量海洋气象数据的深度分析融合研究,并结合浪潮流等环境观测数据以及气溶胶样品分析数据,开展海气界面过程、台风能量传递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应聘条件:

①具有大气科学类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②具备气象学相关基础知识,熟悉气象观测仪器操作与标定规范(WMO标准);具备开展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的能力,具有对实时气象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能力、气溶胶样品处理能力;

③具有台风能量传递机制、海气相互作用研究经验,发表过高水平论文者优先。

13)沉积动力学方向研究人员/博士后

职责描述依托海底科学观测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布放于东海的坐底观测平台所采集的高分辨率实时海量沉积动力学观测数据(温盐深、海浪、波浪、浊度、湍流等)的深度分析研究,并结合海洋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环境观测数据,研究东海近底雾状层的动力-生态耦合机制。

应聘条件:

①具有海洋科学、海洋工程、海洋技术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侧重沉积动力方向;

②具有扎实的沉积动力学专业基础知识,熟悉主流沉积动力学观测仪器的使用和校正,具有对海量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以及统计特征计算分析的能力;

③从事过极端事件动力学研究或者近海生态环境和物质输送研究;具备跨学科合作经验,并具备撰写高水平论文能力者优先。

14)物理海洋数据研究人员/博士后

职责描述依托海底科学观测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从事东海实时海量物理海洋数据(温盐深、海流、波浪等)的深度分析研究,并结合海洋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环境观测数据,揭示海洋动力-生态耦合机制。

应聘条件:

①具有海洋科学类、大气科学类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侧重物理海洋方向;

②具有扎实的物理海洋专业基础知识,熟悉主流物理海洋观测仪器的使用和校正,具有对海量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以及统计特征计算分析的能力;

③从事过数据同化与场重构研究或者极端事件动力学研究或者近海生态环境和物质输运研究;

④具备跨学科合作经验,并具备撰写高水平论文能力者优先。

15海洋生态方向数据研究人员/博士后

职责描述依托海底科学观测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从事实时海量海洋生物数据(PAR、叶绿素、有色荧光物质等)和浮游生物成像仪拍摄的图片等的深度分析融合研究,并结合物理海洋和海洋化学等生态环境实时观测数据,以及航次样品采集和原位培养,开展海洋碳氮循环、赤潮机理、海洋生物污损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应聘条件:

①具有海洋科学类、生物科学类、海洋工程类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侧重海洋生态方向;

②具有扎实的海洋生物学专业基础知识,具备海洋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能力或海洋浮游生物鉴别能力;

③具有赤潮机理或海洋生物污损研究经验等,在海洋碳循环、氮循环方面发表过高水平论文者优先。

16)海洋化学方向数据研究人员/博士后

职责描述依托海底科学观测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主要从事实时大量海洋化学数据(营养盐、溶解氧、pH、二氧化碳、甲烷等)的分析处理,并结合浪潮流、PAR、叶绿素等生态环境观测数据,以及航次样品采集和原位培养,开展东海碳氮循环、污染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应聘条件:  

①具有化学类、地球化学类、海洋科学类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侧重海洋化学方向;

②具有扎实的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开展海洋化学传感器校正比对、数据质量控制的能力;

③具有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或海洋污染物研究经验或海洋生态模型构建经验,在海洋碳循环、氮循环、海洋污染物等方面发表过高水平论文者优先。

二、用工方式及薪酬待遇

1、用工方式

(1)工程师/研究人员:与同济大学签订校聘合同,进入同济大学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系统办公室工作;

(2)博士后:按照学校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办法办理录用手续。

2、薪酬待遇:

参照学校同类岗位的基础上,提供有竞争力的年薪制薪酬,薪资外配备临港基地工作津贴(3000/月);工作表现优良者,年底还将额外发放奖励性绩效。

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可按规定享受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各项优惠政策,如人才公寓、新片区优先选房购房、新片区限价商品住房等。

三、应聘方式

1、招聘小组定期会对提交材料的应聘者进行初选并组织面试。有意者请从速报名,招满即止;

2、申请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和相关证明材料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邮箱:haidiban@tongji.edu.cn。发送邮件后请电话确认,以免遗漏;

特别提示:邮件标题和应聘表文件名请注明:应聘-岗位名称-姓名(如:应聘-数据库开发工程师-张三);

3、经招聘工作小组初选,通过者参加面试。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如未通过初审,将电话告知应聘者。

4、本招聘启事截止时间为2025123117点。

四、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李老师 021-65982282

五、本招聘启事解释权归同济大学人事处